發表者:Magicure 發表日期:2023-04-12
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,發病率占全身各項惡性腫瘤的7~10%,已成為威脅婦女健康的主要病因之一。
乳腺癌的臨床表現為乳房腫塊、淋巴結腫大、乳頭變化等。目前乳腺癌的發病原因尚不明確,其發病與遺傳、病毒、雌激素刺激等因素有一定的關聯性。
乳腺癌的放療是治療的主要組成部分,是局部治療手段之一。放射性皮炎是乳腺癌放療中和放療后經常發生的不良反應,其護理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。
一般預防性措施
放療發生放射性皮炎是無法避免的。做好預防性護理可防止放射性皮炎病情分級由低級向高級發展。
為了減輕皮膚反應的嚴重程度,護士應在治療開始時就強調皮膚的預防性護理措施,而且應隨時進行皮膚檢查及傾聽患者的主訴感覺,如干燥、瘙癢、疼痛等,并應向患者講解有關皮膚保護的知識,說明保護照射部位皮膚及預防皮膚反應的重要性。
內衣宜柔軟、寬大、吸濕性強,衣領及衣邊不要過硬,避免粗糙衣物摩擦皮膚;
多汗區皮膚如腋窩、乳房下面、腹股溝、外陰等處應保持清潔干燥;
照射區皮膚可用溫水和軟毛巾輕輕沾洗,局部禁用肥皂擦洗,避免冷熱刺激如熱敷、冰敷等;
局部皮膚禁用碘酒、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劑,勿涂油膏等刺激性藥物;
因氧化鋅為重金屬會產生二次射線加重皮膚損傷,故照射區皮膚不可貼膠布;
外出時防止日光直接照曬,照射區應予以遮擋;
照射區皮膚禁止剃毛發,防止損傷皮膚造成感染;
不要搔抓局部皮膚,切忌用手撕剝皮膚脫屑;
毛囊對射線敏感,對于頭部腫瘤患者,照射前應向患者說明有脫發可能,但停止放療2~3月后毛發可再生。
心理護理
大多數乳腺癌腫瘤患者對放射性皮炎認識不足,出現皮膚損傷時容易產生焦慮情緒及恐懼心理。
放射治療前護士應與患者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,取得充分信任,根據不同患者的心理特點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,并輔以健康教育和指導,提高患者的信心。
皮膚護理
可以使用中性肥皂清洗皮膚,最好在流水下沖洗,防止感染的發生。
照射區皮膚可用生理鹽水清洗,禁用堿性肥皂水搓洗,不可用酒精、碘酒等對皮膚有刺激性的藥物,禁貼膠布;外出時防止暴曬及風吹雨淋;如出現瘙癢、脫屑、脫皮,嚴禁抓撓、撕扯,可用溫熱毛巾輕輕拍打止癢。
放療期間,囑咐患者睡前及放療前30分鐘用三乙醇胺乳膏涂抹照射區皮膚,每天2次,每天觀察局部皮膚反應。
飲食護理
由于放療會引起嘔吐、食欲不振、抵抗力下降等情況,患者飲食宜以清淡、易消化、有營養的半流質飲食為主,高蛋白、高維生素飲食為佳,要多飲水以排出毒素。
免責聲明:本公司力求為用戶提供準確、客觀的信息資料與數據,公司所提供的信息均來源于網絡上公開發表的文獻或文章,僅供用戶參考使用,用戶據此作出的選擇和判斷,公司不承擔任何經濟與法律責任。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7-12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26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21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20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19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19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16
作者:Magicure
日期:2023-06-16